个人中心

关于我们

哭,是孩子表达方式,请别怒吼“不许哭“

来源: 互联网阅读:()
  • “我疼,我怕,我不喜欢,我不想离开你,我想要,我累了,我做不到……”。

    这些语言,孩子都用哭来表达

    而你说“不许哭!”

    你让孩子怎么回答?

    哭,是孩子的一种语言。且是从妈妈肚子里带来的,与生俱来的有力语言。

    什么样的小孩不哭?

    一直哭一直哭却总得不到回应的小孩才不哭。

    绝望的小孩才不会哭。

    当孩子哭泣,父母做最好的做法是,抱着孩子,或者陪在孩子身边。不要试图去制止。

    去听。因为,那是你的孩子在说话。

    想养出一个情商高、善于表达、敢于争取的小孩,第一步,就得允许他有哭的自由。

    任凭孩子哭而不予理睬的父母,其实是在磨灭孩子的欲望。

    对于孩子而言,哭一下可能会释放出焦虑和挫败情绪,而不允许孩子哭,可能会让孩子感到“不被接纳”和“不被许可”。一直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,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。表面上看起来很坚强,不会让父母和家人担忧,但却一直在压抑自我。

    大人应该完全认可孩子的情绪,特别是负面的情绪。让孩子感受到,我可以害怕,可以难过,可以哭泣;让孩子觉得,我摔个跤,犯个错,哭泣一下是没有问题的;我可以有不好的情绪体验,可以有挫折感,我能被允许把它表达出来,我的妈妈不会因此特别愤怒、难受,或者被吓到——即,我妈妈能够“抱持”住我的一切。

    如果父母很想给孩子极度完美的童年:让孩子不摔跤、不生病、没有任何挫折、没有不良情绪,这其实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。

    这种对完美成长过程的追求,是父母内心补偿心理的一种体现,而有的父母也是害怕自己像当年的父母一样,不够完美,想避免一切可能的错误。然而,过度焦虑,反而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成长。实际上,一个人出生长大的每一天,都会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挫折。负面情绪,其中有难过、愤怒、悲伤,生而为人,本来就是有能力去整合这些情绪的。只要是在父母爱的守护之下,这些小挫折反而会成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。

    如果父母特别希望孩子“无忧无虑”地长大,对孩子的一些负面情绪本能过分排斥和畏惧的话,反而对孩子的人格成长有不好的影响。我们都希望孩子活泼、快乐、开朗,但也应允许孩子有哭泣和不开心的权力。全然接纳,就像给了孩子 “容器”一般的爱。孩子所有好与不好的情绪都在这个由妈妈构成的坚固的容器里,安然存在。孩子能感受到无论是自己好的状态,还是不好的状态,妈妈都能全然接纳并且始终如一地爱着自己。那么,这个孩子长大后会很有安全感,有自信,可以做自己,也能承受失败和挫折。这就是人格的力量。而其中,妈妈和爸爸,扮演了重要角色。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呵护和祝福。

    当孩子因为噩梦惊醒,不要否认他的感受,不要急着说“没什么可怕”,而是肯定和认同他的情绪,说“我知道你是害怕了”;在孩子哭泣时,也别急着说“不要哭了,这有啥可哭的”,而是陪着孩子体验一下他的挫折感和伤心难过的情绪,告诉他“哭吧,妈妈陪着你啊”;这种安慰才是直入孩子心底,能给孩子强大支持的爱的抚慰。

    道理都懂,我们该怎么做?

    要控制孩子情绪,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

    当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,势必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,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愿望得不到满足,有可能因为被家长批评或者其他的原因。

    然而,当孩子大哭大闹停不下来的时候,作为在场的家长,一开始不应该马上去关注孩子哭闹这件事,首先应该先去想想自己此刻的感受。因为有时候,我们无法控制孩子的情绪的时候,应当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。

    自己的情绪不应该受到孩子情绪的影响。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,但是至少应该先控制好自己,不去对孩子说“不许哭”,或者说一些更能激起孩子负面情绪的话语。

    父母对孩子哭闹的反应

    孩子发脾气哭闹的时候,应该是什么都听不去进去的了。“不许哭”或许会让孩子哭的更激烈。可以和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,如果孩子真是无理取闹,那么不要理会孩子的哭闹,让他们哭一会儿都没有关系,然后告诉孩子,没有人会“扮白脸”,等他不哭了再来找大人。

    在这一点上,家长应当坚持自己的做法。可以让孩子适当的发泄他们的情绪,但告诉孩子,哭完以后,他也不会得到他想要得到的结果。

    哭过之后:让孩子从哭闹中学习

    在孩子哭闹的时候,千万不要“打扰“他们。因为家长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“有机可趁”,甚至造成孩子越哭越凶。很多时候,哭闹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。与其不让孩子哭,还不如告诉孩子,好好感受自己的“哭”,让自己好好了解和学习如何管理情绪。家长也可以趁机教育孩子,就刚才这件事,告诉孩子对错。甚至告诉孩子以后应该怎么做。孩子和我们大人一样,也都会有脾气。有的时候应当多考虑每个人的情绪和感受,给大家一点冷静和发泄的时间,这样,比让孩子“不许哭”来的更有效。